_0
_1
_2

     根据国家教育部《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》及《福田区教育局关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结合我校实际情况,制定如下方案。

一、工作目标

树立“健康第一”的教育理念,加大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工作力度,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,做到既有具体实施措施,又有学校评价手段。各种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作落到实处,逐年提升新沙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,到2021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8%,确保在2022年优良率≧50%。

二、工作措施

(一)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

1.认真执行执行深圳市教育局颁布的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,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。

2.严格落实好国家对体育课程设置的规定,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教学周数,保证总的体育课时数。

3.因师资配置等诸多因素,本学期仍然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,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。

4.争取到2021年每班每周4课时体育课;条件成熟时,争取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。

5.雨天体育课必须利用《体育与健康》教材,在室内上健康课。

(二)科学制定教育计划。

1.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,不削减、挤占体育课时间,“校园体育一小时”要求列入教学计划。

2.学校安排每天上午8:30-9:50全体学生做广播体操与跑操等体育活动,活动时间为20分钟;每周二—四下午16:3517:05为阳光体育,活动时间为30分钟。

3.早上10:3510:40,下午15:30—15:35全体师生做运动眼操,时间各为5分钟

4.在班级没有体育课的当天,下午安排阳光体育活动,尽全力保证学生参与“校园体育一小时”活动的参与率达到95%以上。

5.未来将在大课间活动中融入“跳绳”相关的体能训练活动以及体前屈等拉伸活动。

(三)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

1.在保证体育课时的基础上,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内容,保证有内容、有密度、有强度,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。

2.制定体育教学目标,细化各年级体育教学目标,有详细的水平计划、全年计划、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,备好周前课,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的现象。

3.体育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场地、器材,上课期间,不准私自离开课堂做与体育教学无关的事,杜绝“放羊式”教学现象。

4.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,做好体育教学评比工作。

5.每节体育课必须安排10分钟左右的身体素质练习内容,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达到50%以上;

6.要求水平一、二段学生平均心率每分钟达到120~130次,水平三段学生平均心率每分钟达到130次以上。

(四)开展普及性校园体育活动

学校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工作思路,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。

1.每学年定期举办全员参与的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;

2.师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排入课程表,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当中,保证大课间活动时间。

3.鼓励家长及学生,积极主动参加各种业余锻炼,积极参加社会、团体、社区等各级各类体育赛事。

(五)加强“体测项目”训练

1.学校根据“体测项目”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专项训练。

2.将“体测项目”融入体育课堂教学,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。

3.在学校社团课程中开设不同水平段的“体质健康专项提升班”,对体质健康标准未达优良的学生加以专项训练,并供其它学生自由选择。

(六)做好国测前测准备工作

1.学校将在国家体质测试工作开展前,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,提前了解每个学生的水平;

2.对运动水平不达标的学生,加以针对性训练,促进全校学生体质优良率和合格率,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。

(七)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内容

1.联合家校力量,通过家长、班主任、体育老师等三方力量加强督促及指导,倡导通过以跳绳、亲子跑等项目增强孩子的体质。

2.落实体育家庭作业评价工作,学校通过体育家庭作业记录卡,发放至每位学生,由家长监督学生锻炼情况并签名保存,学期末将回收记录卡,对完成作业较好的学生给予相应奖励。

三、工作保障

(一)组织保障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,切实加强对落实“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工作”工作的领导小组,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、协调、组织、监督和检查。

组长:陈志华

副组长:黄君孚、陈雪梅

组员:各行政主任、全体体育老师、各班主任

(二)制度保障。

学校为使活动有章有序,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,统一制定全校各班每周《学校体育活动安排检查表》,明确活动项目、活动时间、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以及负责教师,并由校长室、教务处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。

(三)场地保障

保证学生在活动时有器材、有场地。学校按班级划定活动区域,学生在科任带领下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,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、乱跑的混乱现象。所有场地都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,并督促学生有序、安全地活动。

(四)资源保障

为保障体育教学顺利进行,学校保证充足的经费投入,按照最新的《广东省一级学校的体育备配标准》的要求,购置、补充必要的体育器材、器械,保证体育教学不受影响。

(五)安全保障。

做好体育锻炼安全教育,防止安全意外事故发生。每学期初做好特殊体质的学生调查摸底。指导班干部做好自主管理,遇到同学运动不适或意外伤害,及时报告。学校医务室配备常用急救包和相应药品,做好急救处置预案,

附件:

1.《新沙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:体育大课间活动、家庭作业工作一览表》   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福田区新沙小学

20209